信息公开

农业农村工作怎么干?河南的局长们划重点

发布者:日期:2024-03-03 返回列表

       3月2日下午,在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暨举办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训班上,河南省郑州市、开封市、洛阳市、平顶山市、安阳市、鹤壁市、新乡市、焦作市、濮阳市农业农村局(农委)、乡村振兴局长,围绕《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》自主选题,介绍交流工作亮点,展望2024年的新发展、新期待。

       郑州:统筹推进“五个一” 建设和美乡村示范村

      郑州市围绕超大城市“建设什么样的乡村、怎样建设乡村”这一命题,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,坚持以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,通过建立一套班子、制定一套规划、完善一套政策、实行一套机制、打造一批样板,做足宜居、宜业、和美文章,累计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67个、美丽乡村示范村336个,打造精品休闲旅游线路7条,建成精品民宿287家,创建“五星支部”村56个,培育经营性收入超百万村集体335个。

      2024年,郑州市将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一是做优环境,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推动乡村整体风貌根本性提升;二是做强产业,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,坚定不移走好产村融合发展路子;三是做实治理,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大力推进五星支部创建,建成3—5条产业和文化集聚区“五星”支部示范带;四是做大组团,鼓励打破单个村庄界线,实现优势互补、区域运营、抱团发展;五是做深改革,加大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力度,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,研究出台人才返乡入乡政策措施。

       开封:重管重护守根基 示范建设开新局 以农田“高标准”筑牢丰收“大粮仓”

      开封市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持续完善“市级主抓、县级主导、乡镇主责、村级主体、平台主投、市场主营”的六位一体推进机制,按照“建设标准化、装备现代化、应用智能化、经营规模化、管理规范化、环境生态化”的六化标准,实行“县、乡、村、监理、审计”共同参与的五方联动机制,破解“规模经营、资金筹措、运营还款”三大难题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4.71万亩,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对基本农田的全覆盖。

      一是探索建立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,多方参与的联动管护机制,有效发挥“保险+村股份经济合作社”双重监督作用;二是统筹推进良田、良种、良制、良法、良机融合共建,通过土壤改良提升耕地质量,大力培育“育繁推”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,持续完善农业减灾防灾和应急体系建设,推进新农民技能提升;三是推进“路网、水网、林网、电网、数网”相融合,加强污水、垃圾分类及废旧场所资源化利用,强化对土地和村居风貌管控,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、产业发展、洁美乡村建设统筹规划、一体推进。

       洛阳:坚持富民导向 突出特色优势 全力打造四条全产业链

      洛阳市立足资源优势,积极探索以“绿色杂粮、肉牛奶牛、食用菌、中药材”为重点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,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面起势、整体提升。全市建设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243个、产业强镇49个、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,顺利推进2个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进展;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90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社902家、示范家庭农场149家;评定信用村1685个,涉农贷款达到2283.39亿元;667名农技人员分包2613个行政村,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2650家,培育规模以上物流企业367家,建成冷库54万立方米。

      2024年,洛阳将重点在强产业链条、打造平台载体、培育名优品牌、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发力,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。一是全产业链发展,稳规模、强带动、补短板、树品牌,提升种苗自给能力,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,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,大力发展设施农业;二是平台载体打造,围绕四条产业链,夯实“一村一品”基础,突出产业强镇特色,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,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提档升级,培育提升实施主体;三是打造知名品牌,以消费需求为导向,打造区域品牌,培育优质品牌,强化品牌营销,提升产品美誉度,拓宽线上销售渠道;四是强化要素保障,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扩大特色保险覆盖面,强化土地保障能力,提升科技服务水平,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。

      平顶山:科学定位 科技赋能 探索郏县红牛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

      平顶山市充分挖掘郏县红牛种质优势,着力培育生产雪花牛肉的新品系,通过新产品研发、品牌保护、三产融合发展,真正把郏县红牛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、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。先后推进国家级豫西南肉牛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,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,培育国家郏县红牛保种场1个、红牛研究院1家、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、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规模养殖场98个,发展各类经营主体1300余户、大型屠宰加工企业3家,全市饲养郏县红牛10万余头。

      面对饲养周期长、基础母牛群体少、品牌开发程度不够等问题,平顶山市明确龙头带动、产研结合、技术先导、品牌重塑、高低结合的战略定位,构建联合育种体系,组建省市县三级服务团,制定屠宰分割标准和产品分级标准,大力研发各类精深加工牛肉产品,用好郏县红牛农产品地理标志,努力构建“育种—养殖—屠宰—加工—销售”全产业发展格局。

      安阳:“八村联盟” 赋能 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

      安阳市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,大力推动基层创新探索,积极构建形成了农村集体多元发展的“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” “部门资金撬动、数字化运营”等 “十大模式”,推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,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4%。在探索实践中,安阳市安阳县结合平原农区实际,建立了集体经济发展“八村联盟”机制。一是主体联合,打破行政村之间的地域限制、组织限制和资源限制,建立联盟组织架构,协同发力;二是资源要素联合,统一整理土地,统一谋划产业,统一采购农资,统一共享技术,统一整合资金,构建集体经济联合发展新引擎;三是村企银联合,不仅构建了农村区域资源整合平台,更提高了银行贷款的征信度,强化了金融支持的承接平台,注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动能。

      2024年,安阳市将围绕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”的要求,积极推广“八村联盟”做法,深化“八村联盟”模式,全面加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。一是切实深化联动改革,通过开展“五清理三规范”集中整治行动,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全面激活发展动力;二是切实优化路径模式,通过拓展联盟的内容、扩大联盟的范围、创新联盟的方法,充分放大融合效益;三是切实完善村与村、村集体与农户、村集体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,着力提高运营效率;四是切实强化政策保障,通过强化项目、金融、激励支持机制,全面夯实推广支持体系。

        鹤壁:推进“1060”工程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

       鹤壁市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,从全市行政村中选取60个班子战斗力强、资源禀赋好、产业基础强、文化底蕴深的村庄,组成以金色田园、灵山妙境、淇河湿地、北斗七星等为主题的10个和美乡村组团,利用2—3年时间,推动乡村由表及里 、形神兼备、全面提升。

      一是全局谋划系统推进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,将“1060”工程纳入全市重点工作,统筹各部门涉农资金重点投放,开展十大破题行动,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,逐步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;二是示范引领全域提升,依托村庄资源禀赋,用好“135”工作法,开展比拼行动,引导山区丘陵地带组团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、乡村休闲旅游、农村电商,平原地区组团结合高标准农田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,推进特色农业、民俗体验、农业产学研等融合发展,城市周边区组发展休闲采摘、观光旅游等都市生态高效农业;三是压实责任增强干劲,完善工作调度机制、观摩激励机制和工作奖励机制。

      新乡:出实招用真功 求实效开新局 全面提升产业项目资产管理质效

      新乡市持续把产业资产运营作为促进帮扶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,确权产业项目资产5900余个,涉及资金29.98亿元;吸纳就业劳动力2.22万人,安排公益性岗位3.4万人;初步形成了原阳预制菜、获嘉食用菌等一批优质产业资产。

      2024年,新乡市将通过在机制体制上再深化、在产业培育上再发力、在联农带农上再拓展、在调度上再用劲,推动产业资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。一是健全管理主体、管理权限、日常核查等机制,推动各地成立资产管理推进小组,推广产业资产“三权分置”的管理制度,探索产业资产月调度、季汇总、半年核查工作机制;二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,重点支持产业龙头建立养殖种植基地,推广“1个龙头+N个就业帮扶车间”模式,针对难以为继的帮扶产业,及时实施替代项目;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积极推广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经营模式,落实村集体经济收益差异化分配方式,鼓励项目主体开展技能培训;四是实施考核推动、市县联动、资金驱动、观摩调动等工作推进机制,提高产业资产管理实效。

      焦作:探索“1246”工作模式 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“焦作样板”

      焦作市深入践行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工作,打造了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典型。全市建成农村公路总里程6814.8公里,供水管网覆盖1128个村,燃气管道覆盖960个村,完成1513个村庄的背街小巷硬化;年度改厕1.1万户, 809个村庄污水实现了设施化治理,993个村庄开展垃圾分类试点,完成乡村绿化2700余亩;全面推进省级1个乡村建设示范县、4个示范乡镇、33个示范村的创建,创建森林特色小镇8个、森林乡村示范村45个,打造6个省级“美丽小镇”、326个“美丽宜居村庄”。

      2024年,焦作市将围绕产业融合发展,探索“1246”工作模式,推进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。一是以示范创建为抓手,创建美丽乡镇12个、和美乡村20个、美丽乡村100个、洁美乡村500个、美丽庭院1万个,建成17条乡村建设示范线(带);二是实行财政引导、基金援建、村企联建、单位帮建、群众自建工作机制,通过筹集式参与、集体化管理、新能人带动,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,共同参与家乡建设;三是将乡村建设与产业、文化、旅游、党建深度融合,用好成熟发展模式,实现乡村建设、环境整治、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;四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基础上,抓好村庄绿化、节点美化、线路规范、小巷整治、风貌管控、庭院提升等六个细节。

      濮阳:聚焦县域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濮阳样本

      濮阳市作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,在全市培育各类服务组织10280家,从业人员65173人;2023年生产粮食的647.75万亩土地中,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600万亩次,亩均频次2.47,是全省平均的水平两倍。濮阳县建成了农机小镇,整合拖拉机11972台、小麦收割机1659台、履带式水稻收割机378台、无人机120台、种子化肥36种,面向全县提供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,服务能力超过60万亩。其中,濮阳县鲁河镇建立“土地驿站”,2023年开展社会化服务34万亩次。

     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战略性大产业,需要坚持系统观念,统筹推进。一是在趋势发展中永保“姓农”本色,准确把握从土地流转向托管转变、从耕地规模化向服务规模化转变、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的趋势;二是在改革创新中守牢“为农”初心,要激活农技、农机、农经三支队伍;三是在体系建设中实现“强农”目标,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、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,建成全过程、全链条、全区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

电话:0371-63690865

Email:xdnysj@163.com 传真:0371-63690865

地址::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第一大街171号

© 2024 河南省现代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04914号-1

技术支持:锐拓云

  • 微信公众号